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8 16:25:06
隨著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一帶一路”為成都經濟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不斷凸顯。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歡
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一帶一路’倡議,使我國西部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第一家進駐成都的外資銀行,世界500強企業花旗銀行(中國)總行副行長滕紅軍去年曾在成都如是說到。
隨著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一帶一路”為成都經濟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也不斷凸顯。據成都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5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同期增長8.0%,增速高于全國、全省1.6、0.2個百分點。
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01個 良好營商環境加速總部集聚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01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35.5億美元,增長2.8%。其中,外商直接投資(FDI)2.3億美元。新批或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資項目14個。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簽約項目86個,協議金額1309.5億元。
資本的嗅覺是最敏銳的。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開花結果,越來越多的內陸城市開始承擔起開放門戶和窗口的職能,無論是領事機構數量、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還是世界500強落戶數量均在中西部城市中領頭的成都,似乎更能吸引外商的投資熱情。
4月12日,成都舉行2019年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本次集中簽約項目共22個,總金額33.9億美元。涉及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總部經濟、文化創意、養老服務等產業。
此次簽約的項目中,有不少是直接將中國總部設在成都,如Happyeasygo Group中國總部項目、德國IB中國總部項目、北森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全國總部項目、香港普基發展公司投資全國總部項目等,有的是將某個業務部門的中國中心設在成都,如德國寶馬集團出行服務總部項目、興科蓉控股公司全國總部結算中心暨進出口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項目、Aerospool飛機制造公司通用飛機制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等。
而法國國家鐵路總公司旗下AREP設計集團成都公司總經理設計總監歐瑞則提到了新理念在成都落地的有效性。“我們進行的TOD規劃設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難進行,而在成都則有更大的空間。”他說,“在這個方面,我認為成都的發展前景更好。”
被稱作印度的“攜程網”,來自新加坡的Happyeasygo將中國總部項目落戶成都,以統籌包括在上海、香港的中國業務。創始人、CEO Boris Zha對成都的辦事效率以及服務態度印象深刻:“成都的營商環境十分好,對企業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讓我們可以有效進行商業探索。”他希望在此探索發展電商的可能性,將企業打造成“第二個阿里巴巴”。
2019年為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成都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曾向記者介紹,下一步,成都將繼續抓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的機遇期,推動對內外資企業的招引力度。
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1.0%:中歐班列加速運貿產一體化
今年一季度,成都實現進出口總額1238.2億元,同比增長21.0%,占全省規模比重為84.8%。其中,出口總額680.1億元,增長37.9%;進口總額558.1億元,增長5.2%。加工貿易進出口850.3億元,增長26.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進出口329.7億元,增長6.9%,占進出口總額的26.6%。
進出口總額的高速增長,離不開開放平臺的加快打造。數據顯示,作為對外開放要素資源匯集與輻射的節點和樞紐,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908.2億元,在全國綜保區中名列第1。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成都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分別增長1.9倍、593.2倍。空中通道也在不斷拓展,開通總航線344條、國際(地區)航線116條,其中國際(地區)定期直飛航線64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1384.9萬人次,增長4.6%;實現貨郵吞吐量15.1萬噸。
樞紐地位的凸顯,離不開開放通道的支持。就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開幕的當天,中歐班列(成都)正好迎來了開行六周年紀念日。六年來,中歐班列(成都)從2013年的31列到2018年底的1591列,運行頻次不斷加密,日開行量最多可達8列,打造了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已連接境外25個城市、國內沿海沿邊14個城市。
“通過六年的成長,中歐班列(成都)讓成都這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一躍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國際物流中轉、國際貿易聚集、國際產能合作的開放型經濟高地。”成都國際鐵路港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中國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隨著貿易通道的建立和成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不斷從這條亞歐大通道上挖掘到新的市場和機遇。
隨著中歐班列(成都)與波蘭的合作日益緊密,原本悠閑的波蘭羅茲場站也變得繁忙起來,其周邊的倉儲設施租金較班列開行前翻了一倍,給波蘭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
一位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道,借鑒德國漢堡、意大利博洛尼亞“現代化港口+大型商貿中心”規劃模式,鐵路港簽約引進意大利、以色列、法國等31個國家館。“目前已建成5個,我們力爭三年建成40個國家館,形成集群發展的態勢。”她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